滁州市“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文章作者:时间:2014-09-18浏览:218

  

根据滁州市政府《关于全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实施意见》(滁政[2009]114号)文件精神,结合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现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

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三农工作,全市上下弘扬大包干精神,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打造百亿粮仓为抓手,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全力推进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实现了粮食生产持续增长,现代农业发展稳步推进,农民收入稳步提升,农村面貌显著改变,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十一五也成为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蓬勃的发展期、旺盛的贡献期和改革的盛果期。

(一)主要成就

1蓬勃的发展期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主要农产品总量持续增加。2010年粮食总产量达到431万吨,比十五末增产98.45万吨,增长29.1%,再创历史新高,连续四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油料、棉花生产稳定发展。蔬菜总产130万吨,比十五末增产16万吨,增长14%。畜牧业保持了较快增长,2010年肉蛋奶总产量45.51万吨,比十五末增产11.68万吨,增长35.1%。渔业生产保持发展态势,2010年水产品总产量达27.4万吨,比十五末增产4.4万吨,增长19.1%

2)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十一五末主要农产品优质率提高。2010年全市种植优质水稻面积462.2万亩,优质率达89.4%;优质小麦299.9万亩,优质率达73.77%;双低油菜88.1万亩,优质率达99%。畜牧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70%,猪、牛、羊、禽良种率分别达到98%70%74%97%;优质水产品养殖面积达69万亩,其中名优特种水产品占60%。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区域化生产和规模化生产的框架基本形成。

3)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全市现有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15家。其中,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21家,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分别是1家和42家;销售收入超1亿元的68家,超5亿元的6家,超10亿元的1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从业人数达12万人,带动农户72.4万户;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达42个,其中国家级2个。龙头企业产业集群逐步形成,以明光永言水产集团为引领的沿淮、女山湖水产航母,以凤阳县以凤宝集团为主体的面粉产业集群成为我省最大面粉加工产业基地,除此之外,定远、天长的米业集群、明光的特色产业群、市直食品产业群、全椒的畜牧加工产业群等初步形成。凯源粮贸、凤宝面粉、永言水产、达诺乳业、今麦郎食品等企业被列入省“861”计划和省农业产业化“532”提升行动计划。

4)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十一五末,全市省、市级新农村示范村170个、示范镇17个。已建成农民集中居住区576个,建筑面积363万平方米,居住户数3.03户。形成了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的示范典型。全市户用沼气建设规模达到4.6万户,比十五增长近4倍,推广太阳能利用面积35万平方米,达到22.5万农户。示范村群众 “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已成为现实。

5)农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样检测总体合格率达到省农产品质量标准以上。全市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分别发展到134个、124个和17个,认证农产品总数位居全省第一。

6)农民收入大幅增长。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5915元,比2005年的2801元增加了3114元,年均增长16.1%。同时,收入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工资性收入成为增收亮点,占农民人均纯收入44%,比十五末增长了1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比十五末的48.4%下降6个百分点。

2旺盛的贡献期

1)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我市的国土面积和耕地面积均占安徽省的1/10,位居全省第三位;常年粮食总产量占安徽省1/7;以千分之一点四的国土面积提供了全国千分之七以上人口的粮食。2010年粮食总产达到431万吨,总量位居全省第二。肉蛋奶总产量位居全省第五,水产品总产量位居全省第二。商品粮调出量大,常年商品粮总量占全省1/4,是国家重要的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为捍卫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2)推进了三大战略实施。随着农村经济加快发展,农业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十一五期间,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连续跨越了60万、70万、80万三个台阶,达到近90万人。为工业化、城镇化、东向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同时,依托新农村建设,农村土地整治深入推进,通过村庄归并和土地置换,有效保障了耕地红线和三大战略纵深推进的用地需求。

3)开拓了农业功能。十一五期间,在强化农业食品保障的同时,不断开发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依托琅琊山风景旅游区,充分挖掘我市良好的农村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和生产生活等旅游资源,开发以休闲林业、渔业、牧业、农家乐等为主的观光农业,建成了白鹭岛休闲度假区、图业生态农业观光园、舜耕生态农业园、九天峰度假村等一批游乐、度假、体验、休闲活动园区(村)。积极开展滁州农家乐示范点及安徽省旅游乡镇创建工作,全市现有安徽省级农家乐示范点6家,省级最佳旅游乡镇”2家,优秀旅游乡镇”6家,旅游乡镇”20家。

3改革的盛果期

1)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农村综合改革已经完成。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全面推行,建成了8个县、102个乡镇和965个行政村服务网络。惠民直达工程试点成效明显。农业政策性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全市已建成7县级国元保险服务部和71个乡镇三农保险服务站。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全面展开。集体林权改革确权发证工作基本完成。

2)农村经营方式改革步伐加快。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积极引导鼓励多种形式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全市土地流转交易服务平台和土地纠纷仲裁机构建设实现了全覆盖。农村耕地流转面积达到74万亩,是十五末的4倍。创新农村生产经营合作机制,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2010年,全市已建立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487 个,其中合作社1355个,成员13万户,带动27.8万个农户受益。

3)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得到转变。一是一批招商引资企业成为农村新经济的领头羊。成功引进了泰国正大集团、加拿大GLG集团和美国嘉吉集团3家世界500强境外企业;引进福建盼盼食品集团、广东温氏集团、江苏雨润食品和广州从玉菜业4家国家级龙头企业;引进了福建乐天食品、蜡笔小新和江苏泰州绿色宝贝3家省级龙头企业;引进了大雄华东食品城和瑶海农机大市场2个大型专业市场。农业招商引资总额达到36.2亿元。二是一批经济合作组织、能人大户、工商企业成为了农村新经济的主力军。全市围绕产业建立合作社,其中种植业515个、畜牧业608个、渔业109个。主导产业合作社占全市合作社总数 76.5 %,合作社流转500亩以上土地面积36675亩。全市拥有千亩以上的农业大户个,万亩,同时工商企业的介入,开启了现代农业的进程。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1、“百亿粮仓”建设紧迫,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依然不足。主要表现在农业基础还需加强,农机农艺尚需有机结合,农业信息化水平仍需提高,农业技术集成应用还需深化等。

2、产业化发展速度较快,但产业结构、产业链条、产业科技含量依然不高。农产品加工中,米面加工占居了三分之二,初级产品比例占总量60-70%

3、传统农业优势明显,但现代农业推进力度依然不够。发展方式转变、产业转型升级、现代农业理念改变等都需要认真研究,亟待提高。

4、城乡统筹列入了工作重点,但整体规划、均衡推进依然不足。

二、今后五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与环境

十二五时期,是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规划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加速推进期。既有产业分工加速调整的机遇,也有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挑战;既有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希望,也有外部环境有不确定性的困难。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既有优势,也有掣肘。我们必须分析利弊,认清形势,扬长避短,加快发展。

(一)有利条件

1、各级党委、政府 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出台了七个1号文件,制定了一系列惠农强农政策,强调三农在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进一步明确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目标和任务。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文件精神,不断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投入力度,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总量大幅增长,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三农工作的政策效应不断放大,社会环境进一步优化,逐步形成了全社会重视三农,关注三农,支持三农的良好氛围。

2、“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定位,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撑条件。党的十七大作出了我国农业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随着我市工业化、城镇化、东向发展三大战略深入实施,尤其是大滁城建设加速推进,促进了农村向城市集中,农民向工业转移,并吸引城市资本、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农村投入,为发展规模农业,加速我市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3、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推进,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平台空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流动和重组,不仅为引进国外资金、技术、管理经验,促进我市农业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发挥比较优势,扩大农产品出口,加快农产品市场准入与国际接轨,提高农产品的标准化水平,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4、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迎来了奋力崛起的难得机遇。滁州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两翼城市,现代农业是承接转移发展重点的六大产业之一。示范区不仅是我省第一个国家级战略规划,也是全国唯一的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国家级战略规划,国家和省将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并赋予示范区先行先试权,为我市加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招大引强农业项目,打造农业强市,迎来难得机遇。

5、丰富的耕地、山场、水面等自然资源,为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优厚的开发基础。我市有1000万亩耕地、600万亩山场和200万亩水面,自然资源丰富,开发潜力较大。近年来,滁州市作为全国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长江流域优质油菜产业带主产区、出口水产品养殖示范区、菜篮子基地和定远猪商品生产基地等,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得到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逐步增强,为今后五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和物质基础。

(二)不利因素

1、资源约束日益加剧。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城乡资源需要矛盾加剧。耕地面积减少和耕地质量下降并存;水资源短缺与利用效率低下共有;农村能源短缺同新能源开发利用不足加剧;农业资源存量减少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滞后显现等等。可持续发展压力加大。

2、农业基础亟待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投入不足,欠账太多。现有农田水利设施,多数年久失修;江淮分水岭区域易涝易旱;大中型水库病险隐患较多;淮河、滁河干堤防洪标准不高,一些固定机电排灌站不能正常发挥效益。

3、市场竞争压力增大。受消费需求、产品质量、价格等各方面的制约,农产品竞争将日趋残酷。从国际市场看,绿色壁垒增多,质量标准严格,农产品出口品种少、比例小,农业经济外向度不高;从体制上看,规模集约经营步伐不快,现代农业服务业发育不足,一家一户的小规模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矛盾短期内难以解决;从生产主体上看,农民科技素质较低,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高,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需要等等,影响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4、农村污染日趋严重。突出表现为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污染向农村转移;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匮乏,脏、乱、差问题仍然突出;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及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滞后;农用化学品使用不合理,农业面源污染加重,对农业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三、十二五2020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现代农业的发展阶段,打造农业强市的关键时刻,促进城乡统筹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机遇,以实现农村全面小康为目标,通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通过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通过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全面建设百亿粮仓着力创新农业业态,加速转型农业产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服务业,加快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发展目标

——主要农产品平稳增长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00万吨,油料总产42万吨;棉花总产20万担;蔬菜总产160万吨;肉、蛋、奶总产分别为43.5万吨、15万吨和1.5万吨;水产品产量35万吨。

——农业二三产业快速提升全市农产品加工总值500亿元,产值50亿以上产业集群5个;新增无公害农产品200个,绿色食品180个和有机食品30个。农业三产为农民收入贡献额10%以上。

——农民收入实现倍增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0元,年均增长12%以上。全市劳务输出人数达到100万人。

(三)发展重点

1、五大农业

——安全农业执行和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严格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质量检测全程监控;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工作,健全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机构建设,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的检测检验,推行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和承诺制度,坚决查处危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不法行为。确保我市农产品检测合格率在98%以上,真正能让人们吃上放心粮放心菜放心肉等。

——设施农业瞄准蔬菜、园艺、畜牧和水产等产业,着力发展广大农民建得起、用得上的温室和大棚,以期将农业生物的遗传潜力变为现实生产力,获得速生、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经营效果;采取招大引强、激活民间资本等办法,积聚发展要素,投资建设技术展示、感受体验等新型设施农业。十二五末,全市设施农业面积达到50万亩。

——品牌农业立足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为主体,争创自主特色品牌;整合现有品牌资源,做大规模,形成区域优势品牌;加强品牌宣传和保护,提升档次,扩大市场份额,发挥品牌巨大作用。力争十二五末全市拥有省级名牌50个以上、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名牌农产品分别达5个以上,打造一批产值超亿元的品牌农产品。

——旅游农业顺应旅游发展新需求,发挥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依托山水资源、人文景观、乡村文化、农业园区和特色农产品,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合理规划、逐步发展情感、垂钓、休闲度假、观光娱乐等旅游农业。精心打造旅游农产品,不断放大品牌效应;瞄准和细分旅游市场,加大市场促销力度;强化旅游开发和管理,提高接待容量和能力。到十二五末,农业旅游总人数达到500万人次,总收入达到10亿元,在农业产业中占有重要份额。

——可持续农业坚持以资源节约、要素集约为导向,重点做到节地、节水、节种、节肥、节()药和低碳,加大农业废弃物循环综合利用力度,促进农作物秸秆、粪便、垃圾等废弃物能源化、肥料化、饲料化利用或反复深度加工增值,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在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与环境的同时,将资金、技术、劳力等要素集约投入,节能降耗,节本增效,满足需求,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和谐统一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到十二五末,单位农产品水耗和能耗将减少20%以上。

2、六大工程

——百亿粮仓工程按照依靠科技、提高单产、优化品质、增加效益的思路,认真落实各项粮食政策,积极组织实施小麦高产攻关、水稻产业提升和玉米振兴计划三大粮食生产行动,确保粮食生产取得新的突破。到2015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00万吨。

——畜牧强农工程以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为重点,大力发展规模养殖,深入开展国家、省、市三级畜禽标准化创建活动,带动全市畜牧业的发展。2015年,全市肉、蛋、奶总产分别达到43.5万吨、15万吨、1.5万吨。

——水产跨越工程以水产品健康养殖基地建设为重点,调整放养结构,大力发展标准化精养高产基地建设,加快渔业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发展、全面提高水产品产量、质量和效益,实现全市渔业经济跨越发展。2015年,全市水产品产量达到35万吨。

——农业产业化提升工程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重点骨干龙头企业,加快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规模、速度、质量和效益。2015年,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700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55个、市级150个;培育年销售收入超30亿元的龙头企业2家、超1亿元的80家;创建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园4个;农民合作经济组织1960个。

——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工程在全市江淮分水岭区域内,以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生态文明为目标,继续延伸实施四把工程,转变发展方式,调优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快城乡统筹步伐,全面推进岭区又好又快发展。

——新农村建设推进工程通过开发优势资源、壮大主导产业、典型示范带动,创建名村、壮大富村、治理穷村,以发展循环农业为核心,提高农村资源利用率,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着力构建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机制,促进新农村均衡发展,加快城乡统筹进程。

3、七大产业

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布局优化和优势产区形成。

1)、粮食

--水稻积极发展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打造列入省“861”计划的沿江地区200万亩优质水稻产业化基地。

基地建设:在全市的圩区以及沿江、沿河、沿湖、沿库有水源保证的丘陵灌区等地建立优质水稻生产集中区。

发展目标:通过优质化、标准化、产业化的实施,力争用5年时间打造一个优质品种,一个龙头企业,一片生产基地,一式合同订单,一个优质品牌的产业化格局。2015年,面积发展到200万亩,单产提高到600公斤;优质率达到85%以上,开发出23个知名大米品牌。

--小麦重点建设全国优势农产品和安徽省优质专用小麦区域。

基地建设:以发展优质专用小麦为主,努力建好定远、凤阳、明光沿淮80万亩优质中强筋小麦和天长市20万亩弱筋小麦生产基地。

发展目标:2015年,全市优质专用小麦生产面积发展到100万亩,占全市种植面积的25%以上,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

--玉米大力实施玉米振兴计划,进行规模化区域化种植。

基地建设:以定远、凤阳、明光等地的丘岗区域为重点发展50万亩优质玉米。

发展目标:2015年,全市玉米种植面积扩大到70万亩,单产提高20%以上

--山芋重点发展优质、高产和特色山芋。

基地建设:以明光、来安、定远等县、市、区的江淮分水岭地区为重点发展优质脱毒山芋生产。

发展目标:2015年,山芋种植面积发展到30万亩;脱毒技术得到普遍推广,单产水平提高30%左右;积极发展淀粉型山芋,为食品加工提供充足的原料。

2)、油料

--油菜以政策扶持和三新技术推广为重点,努力提高油菜籽产量和品质,恢复油菜种植面积

基地建设:在全椒、天长、来安、南谯、定远南部等地建立优质油菜核心生产基地。

发展目标:2015年,油菜面积恢复发展到150万亩,亩产200公斤,总产达30万吨;培育出1-2个省级、5-7个市级优质油脂加工龙头企业,创建优质双低油制品省级名牌农产品2-3个;选育成优质双低高油份油菜新品种1-2个。

--花生依托江淮丘陵地区比较优势,大力发展优质花生。

基地建设:在南谯章广镇、大柳镇、定远藕塘镇、池河镇、明光三界镇、管店镇、明南办等江淮分水岭沿线建立优质无公害花生生产基地。

发展目标:2015年,花生种植面积发展到60万亩,亩产200公斤。培育1个省级、2-3个市级优质花生加工龙头企业,5个左右大型花生市场,创建优质食用无公害花生制品省级名牌农产品1-2个,育成和示范推广优质食用花生新品种3-4个。

3)、畜牧

--生猪大力发展规模健康养殖,建设全省最大的国家级瘦肉型商品猪基地,保护定远猪种质资源。

基地建设:以定远、凤阳、明光和全椒等县、市为重点建立优质三元杂交猪生产基地;重点选择定远县藕塘、池河、仓镇、张桥、连江,明光市苏巷,全椒县石沛,天长市界牌、铜城,凤阳县殷涧等10个乡镇建立生猪生产示范基地,每个基地年出栏三元杂交猪2万头以上。

发展目标:2015年,全市出栏生猪500万头,外销280万头。

--家禽积极发展家禽生产基地,推进标准化建设。

基地建设:以全椒、来安、天长和南谯等县、市、区为重点建立优质家禽生产基地;重点在全椒县石溪、二郎,琅琊区扬子,明光市涧溪,来安县张山等5个乡镇建立肉鸡示范基地,分别年出栏优质肉鸡50万只以上;在凤阳县城西、明光市涧溪、南谯区城郊、全椒县襄河等4个乡镇建立蛋鸡示范基地,分别年饲养高产蛋鸡20万只以上;在来安县双塘、水口,南谯区汪郢、黄圩,全椒县陈浅、官渡等6个圩区乡镇建立肉鸭示范基地,分别年出栏肉鸭30万只;在天长市秦栏、金集两个镇建立肉鹅示范基地,分别年出栏肉鹅50万只。

发展目标:2015年,家禽饲养量达1亿只,出栏8000万只。

--奶牛大力发展奶牛养殖,做大做强奶业。

基地建设:以全椒、南谯等县、区为重点建立年存栏1万头荷斯坦奶牛生产基地。

发展目标:以滁州奶业有限公司和安徽达诺乳业有限公司为龙头,以荷斯坦奶牛为主推品种,2015年,奶牛存栏量达1万头,产奶量达1.5万吨。

4)、水产

--河蟹大力发展标准化河蟹养殖。

基地建设:在花园湖、女山湖、七里湖、高邮湖等地建立河蟹生态养殖基地。

发展目标:全国名牌农产品——国家级龙头企业明光永言集团女山湖牌大闸蟹为特色,2015年,全市河蟹养殖面积稳定在30万亩,产量1万吨以上。

--龙虾稻田养殖基地建设为主,发展龙虾养殖。

基地建设:以全椒、来安、南谯、天长等地为重点,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虾稻连作。

发展目标:2015年,全市龙虾养殖面积达50万亩。

--有机鱼发挥我市水库数量多和水质优良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有机鱼,创建高端品牌。

基地建设:以江淮分水岭地区大中型水库为依托,优化品种,科学养殖,提高品质和附加值。

发展目标:2015年,全市建成30万亩有机鱼生产基地。大力发展淡水鱼糜加工,扩大出口。

5)、蔬菜

围绕大滁城和长三角市场,在稳定常规蔬菜生产的基础上,加快发展设施蔬菜、特色蔬菜和出口蔬菜,扩大反季节蔬菜供应量和加工储藏生产量。

基地建设:建设南谯区沙河镇三官村、南谯办城西村、乌衣镇红山村、腰铺镇范桥村,全椒县襄河镇千佛庵村,来安县张山乡桃花村等3万亩大滁城保供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天长汊涧百合、大通镇榨菜,来安相官大蒜、龙山西红柿、双塘茭白,全椒十字镇陈浅村芦蒿、莲藕,明光泊岗乡马铃薯、招信镇辣椒、自来桥镇冬瓜,定远永康镇白菜,凤阳枣巷乡食用菌、门台子镇萝卜等特色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来安相官慈菇、南瓜,定远岱山、南谯河东小黄瓜等出口蔬菜生产基地。

发展目标:2015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80万亩,其中设施蔬菜40万亩,总产量达到160万吨,蔬菜产品农残检测合格率达98%以上。支持蔬菜加工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努力实现外销75万吨,年加工能力占总产量10%以上。

6)、特色农业

--滁菊大力扶持滁菊产业发展,把唯一带有字的地标的名优特色农产品做大做强。

基地建设:以南谯、全椒等地山区为重点发展优质滁菊生产基地。

发展目标:2015年,全市滁菊种植面积扩大到5万亩。

--甜叶菊打造全国最大的甜叶菊生产加工基地。

基地建设:以明光、凤阳、全椒等市、县为重点,发展甜叶菊生产。

发展目标:2015年,全市发展脱毒优质甜叶菊20万亩。

--茶叶大力发展绿色茶叶标准化基地建设,提高优质茶生产比重。

基地建设:以南谯、全椒、来安等县、区的山区为重点发展优质茶叶生产。

发展目标:2015年,全市发展优质茶叶10万亩。

--明绿保纯品种,引入市场经济,走高端开发路线。

基地建设:重点在明东、石坝、涧溪、卞庄、管店及横山等乡镇建设明绿生产基地。

发展目标:2015年,明绿种植面积发展到1万亩。

7)、苗木花卉(含草坪)

围绕大滁城魅力后花园市场需求,大力培育苗木花卉特色产业。

基地建设:以天长、来安、南谯、琅琊、全椒与南京接壤的乡镇为主,要侧重规划和建设好苗木花卉产业带。

发展目标:以琅琊区陡岗村、南谯区乌衣镇吴港村、施集镇明章村、来安县舜山镇林桥村等一批特色专业村为龙头,2015年,全市建立苗木花卉(含草坪)生产基地10万亩。

四、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一要创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和方法。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站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提高执政能力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三农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真正把三农工作摆上重要位置,集中精力抓好农业和农村工作。二是加大创新力度,弘扬大包干精神。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继续发扬敢闯敢干、敢于创造、敢为人先的精神,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把解决三农问题纳入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作为评价政绩的重要标准。三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组织能力、决策水平和实践本领;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政治和经济待遇;进一步创造农村基层组织的工作环境;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层队伍培育和建设力度。四要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完善村民自治,规范村级决策程序,健全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制度,进一步搞好村务和财务公开,扩大基层民主。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力传播先进思想文化和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农民全面发展,建设农村和谐社会。

2、创新经营方式,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一是要创新土地经营机制。要把土地流转与现代农业发展、与转变发展方式、与实现城乡统筹结合起来。重点建设好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土地纠纷仲裁机构两大平台,做好承包合同认证、文本规范和档案管理三项基础性工作。二是要创新农村经营主体。要适应农村劳动力大转移的新形势,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点培育好种养能手、专业合作社、种植养殖企业、农民经纪人四类新型主体,使其尽快成为农业经营主导力量。三是加快农村金融制度改革。以政策性保护为导向,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方式,规范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逐步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服务体系。

3、加大有效投入,不断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一是向政策要投入。十二五期间,对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各项惠农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二是向上级争投入。中央对三农的投入进一步加大,各地和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有关政策,重点研究粮食增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等有关方面政策,有的放矢编制申报项目,多争取上级支持。三是向外面引投入。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加大农业产业招大引强力度。利用外来资金、规模和管理推动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四是向民间激投入。要认真研究制定激发民间资本到农村投资的政策,加强政策宣传和项目推介,多争取社会和民间闲散资金的投入。五是向整合要效益。首先要按照“渠道不变、管理不变、定向使用、各计其功”的原则,整合各类财政资金,集中力量办大事。其次要通过财政资金来整合社会资金,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引导社会投入。

4、强化体系建设,逐步完善服务支撑功能加强以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信息、农产品质量安全等为重点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建设四大体系:一是构建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要分类改革基层农技推广机构,通过创新体制和机制,建立起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职能相分离,公益性机构和中介组织相协调,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加快品种、技术、知识的更新步伐和农业重大技术成果的转化运用,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和节本增效同步。二是健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完善市、县网络信息平台,强化县、乡镇信息服务功能,形成覆盖全市功能完备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加强农业信息队伍培训,提高农业信息人员素质,搞好信息采集、分析、预测和发布,提高信息时效性、准确性和安全性。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作用,创新信息传播形式。三是健全农业法规服务体系。强化法制观念,切实履行法律法规赋予农业部门的职责。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业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实现县、乡农业综合执法覆盖100%,重点在科学管理、农药检定、肥料登记,兽药饲料监察、农机鉴定管理、动植物检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农业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打击各种坑农害农的行为,保护农民、消费者和涉农部门的利益。四是建立健全动植物疫病防治体系。完善县级动植物疫病监测实验室和检查站建设,增强免疫、检疫、应急反应和重大疫情控制为主的公共服务能力,切实搞好动植物疫病防治。

5、转变增长方式,实现节约增效持续发展节本增效、缓解资源约束是实施规划的重要保障。要以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高效利用为着力点,以技术创新应用、深化结构调整和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为手段,大力推广节地、节水、节肥、节种、节药、节能、节力等节约型新技术、新模式,加强集约生态养殖建设,提高农村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一是改变传统种植模式。要充分利用耕地和水、光热等资源,推广多形式间作套种,优化耕作模式,扩大复种指数,提高土地产出率。实施高产粮田重点保护,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快农田基本建设,提高农业的抗灾能力。二是推动技术集成应用。强力推进测土配方施肥,积极开展应用专用配方肥和生物有机肥料,集成推广精准施肥,化肥深施,增施有机肥等新技术。合理用药,提高农药利用率。逐年降低农药使用量,推广生物防治,建立植物病害防控的有效体系。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和示范基地建设,强化适用技术组合集成,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加快经济作物、保护性耕作、农副产品加工等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应用步伐。三是建设现代农业平台。重点抓好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和8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示范引导现代农业发展。四是发展节水农业、旱作农业、设施农业。要综合运用农艺、生物、化学、农机和工程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在易旱地区,大力推广节水耐旱品种,因地制宜推广地膜覆盖,秸秆还田,深耕深植,带水播种等节水栽培新技术。五是加快新能源开发,加大民生工程建设力度。充分利用秸秆、粪便、风能、太阳能等,积极开发农村新能源,提高利用率,达到节约、生态、清洁、环保、富民的目的。

6、密切协调配合,促进城乡统筹全面发展。三农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也是基础性问题,解决的核心是推进城乡统筹。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继续实施好百村十镇示范工程,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一是加强规划的协调。注意总体规划、区域规划、行业规划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衔接,把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融入大战略,摆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二是加强行业、部门之间工作指导的协调。各行各业各部门,特别是涉农部门必须从全局出发,把推进城乡统筹作为工作的重心和中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优化服务,促进三农工作新发展。三是因地制宜,大力加强基础建设。要根据实际,继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乡村公路建设,发展农村通讯,完善农村电网,逐步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和安全问题。四是因势利导,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要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卫生事业,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人畜共患疫病的防治。要继续做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大力发展普及农村沼气、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提高农民居住和生活的质量。要统筹区域发展,实现共同富裕,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步伐。


终审人:晋秀龙

返回原图
/